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学习园地  成果展示  经验交流  下载专区 
热点文章

处室电话:0351-3566228
综合办公室电话:0351-3566228
电子邮件:tgypjc@Yeah.net
 
当前位置: 首页>>经验交流>>正文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科专业建设瞄准交通产业发展
2016-03-24 15:36  

 自本科办学以来,黑龙江工程学院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学科建设为依托,以专业建设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重点,以产学合作为途径,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保障,突出工程文化教育,着力推进学校的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特色发展、和谐发展。

  学校主动适应黑龙江省“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着力建设交通运输工程和测绘科学与技术等优势学科,强化交通测绘等专业内涵建设,为行业产业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立足交通产业的发展,学科专业建设瞄准行业前沿。根据龙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交通、冶金行业产业需求,适应黑龙江省现代交通网络建设工程和“数字龙江”工程等实体经济的需要,学校开设了交通测绘专业,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根据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要求和交通行业产业的需求,学校从提高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提升专业素质入手,不断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为牵引,以行业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学校深化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机制,联合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加大了实践教学内容和力度,构建了目标化、层次化、模块化的实践教学新体系,通过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的结合,不断将知识转化为创新能力、操作能力、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与国际知名企业开展广泛合作,协同育人。学校先后与10余家世界500强国际大公司开展合作,共建了“现代测绘技术实验室”等10余个专业特色实验室,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同时,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将企业的技术和文化引入校园,并将学校的教育延伸到企业,不仅使学生了解了企业文化,还接触到最新最先进的生产环境,将专业理论知识在生产实践中运用,实现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零距离”对接。

  开展校校合作,推动人才培养的多样化和多元化。学校与厦门理工大学互派交换生,双方在对方学校的优势专业学习;与俄罗斯远东国立交通大学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开展“3+1”模式的本科层次学历教育项目。通过校校合作这种模式,实现了两校的优势互补和共同提高,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开展工程文化教育和科技创新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工程文化素养。学校建设了道桥工程文化教育基地、测绘工程文化教育基地和汽车工程文化教育基地,把工程文化教育贯穿到各个教学环节中,使学生始终受到熏陶。

  积极与地方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应用项目研究。学校与龙建路桥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省交通科学研究所、黑龙江测绘地理信息局联合建设了“寒区道路工程技术”和“汽车运用与智能交通技术”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寒区公路施工及养护新技术新材料”和“地理信息工程技术”等省级工程研究中心等,面向寒区交通行业企业生产一线遇到的各种技术难点和关键技术,在寒区道路病害与防治技术、载运工具运行品质与故障诊断、汽车电子控制技术与智能化检测等5个稳定的应用技术研究方向,开展工程应用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

  学校紧紧围绕黑龙江省对交通工程、汽车制造、汽车维护等急需专业人才的需求和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服务计划,采取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建立政府、企业、学校、行业协会协调机制。为黑龙江交通行业培养师资力量,大力推进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等措施,已经初步形成了“高职—应用型本科—专业硕士研究生”立体化培养以及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多元化教育体系,为黑龙江省培养了数千名急需的交通人才,为龙江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叶树江 吴彪)

 

关闭窗口

技术支持:太原工业学院网络与信息中心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新兰路31号  邮编:03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