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响应我院关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的号召,计算机工程系全体教职员工于2016年3月29日下午积极开展思考大讨论。本次大讨论由计算机工程系副书记武永勤主持召开。
大会紧紧结合计算机专业的特色,从实际出发,围绕以下四个问题进行讨论:1、如何促进教育教学体系的建设? 2、如何提高实验中心开放效果,促进资源共享?3、如何促进大学生以赛促学?4、如何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
针对这四个问题,老师们踊跃发言,讨论热烈。
1、 如何促进教育教学体系的建设?
教师培养-----培养双师型人才。
针对这个问题,计算机工程系主任孔令德教授从提高教师自身教学和实践能力出发,首先做了发言,他提出:作为一名计算机专业的老师,应当具备课堂编程的能力,强化自身实践能力,鼓励教师企业中兼职,同时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具备科研能力,注重科研论文的写作,真正的做一名双师型人才。
学科专业课程调整-----增加专业区分度
为了突出各专业特点,针对目前各教研室课程安排合理性问题,各位老师积极发言,其中王伟老师给出参考意见:目前,计算机工程系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区分度应该加强,从课程设置方面,应该充分体现各专业的特色。该观点得到大家的一直认同。
教学内容改革-----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为了明确教学过程中专业基础和理论实践的关系,教研室主任郭芸俊老师提出自己的观点:基础理论课程是实践的基础,只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学生才能在实践中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基础课程的考核改革应该适当的改革,以更好的促进教育教学体系的建设。
最后,教学副主任刘宇君副教授和大家分享西华大学过程化教育和过程化考核模式的经验,值得借鉴。
大家最后形成统一认识:在今后培养方案的改革中,应加大专业课程区分度,突出专业主线。
2、 如何提高实验中心开放效果,促进资源共享?
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平台,计算机工程系给学生提供了实验室,供大家学习交流,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仍然存在不足,针对大一新生没有电脑上机的情况,建议应该开放学校机房,给学生提供一个可以学习的地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3、 如何促进大学生以赛促学?
计算机工程系一直以来鼓励学生参加软件编程大赛,如:软件杯等。学生通过比赛,不仅可以巩固专业知识,同时可增强自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如何提高学生参赛的积极性,长期于实验室工作的邢珍珍老师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对于获奖的学生应该给予相应理论课加分的奖励,从而增加学生参赛的积极,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
4、 如何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
计算机工程系鼓励大学生校外实习。针对在校外企业做项目的同学,科研副主任杨慧炯副教授,做了发言:通过企业项目和校内考核置换的方式,支持和鼓励学生校外实习,从而增强学生的积极性。
针对以上四个问题,最后,副主任杨惠炯做了总结发言:计算机工程系应增大各专业区分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从宏观上制定实践计划,加强实践考核力度。
本次大讨论中,围绕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教学建设,各位老师都积极讨论,踊跃发言,大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大讨论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