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学习园地  成果展示  经验交流  下载专区 
热点文章

处室电话:0351-3566228
综合办公室电话:0351-3566228
电子邮件:tgypjc@Yeah.net
 
当前位置: 首页>>工作动态>>正文

化学与化工系召开“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教研室工作会议
2016-05-05 17:09  

根据学院《关于深入开展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实施意见的通知》要求,在系领导的组织下,化学与化工系各教研室对于教育教学进行分组讨论。

414,化工系基础化学教研室、化学工程与工艺教研室、应用化学教研室、制药工程教研室、能源化学工程教研室及实验中心,由各教研室主任负责进行了分组讨论。牛宇岚主任参与了各教研室的讨论,并对讨论的主要方向及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系统性的指导。讨论主要围绕应用型教育中特色教育方向的确定、如何在突出专业应用型教育背景下进行课程体系建设、根据新的课程体系讨论修订培养方案等三个方面进行。

各教研室讨论热烈,大家踊跃发言,认真分析了过去教育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的指导思想,提出符合当前情况的实施方案。通过讨论,各教研室确定了专业特色方向的定位,并在保证教育体系完整的情况下,围绕特色方向优化了专业课程结构,制定了更加完善的培养方案。同时,将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和生产实习的认知过程、实践训练相结合,加强实践环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强化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制药工程教研室以培养出能在医药及相关领域从事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经营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夯实基础,重应用,扩宽学生眼界,调整课程教学计划,调整课时,总学分从195缩减为175,最大限度地减轻学生的课程负担,让学生从繁重的课业中解脱出来,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锻炼培养综合能力,开展实践活动。在实践教学方面,设置了专业实验、综合实验、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为了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建立了开放实验室,学生可以进入实验室做一些得到老师认可的他们自己设计的研究性试验和自由探索研究;同时鼓励大学生在大二时就可以申报院级、省级大学生创新项目,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发挥他们的创新积极性。在实验课程上设置了专业实验和综合实验。专业实验课教学内容上加大设计性和探索性实验比重、减少基础性、验证性实验,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强化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的生产实习是重要的实践课程教学,生产实习教学视角开阔、方法直观,对于学生的理论与实际的联系、能力的培养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毕业(设计)论文是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实践教学环节,能够培养学生具有从事生产、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能源工程教研室根据我国的能源结构特点及能源消费结构特点,结合山西能源特点及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所侧重的教学过程实践环节的可行性,考虑到学生未来可就业的方向,开设了以煤焦化及合成氨为主要方向的课程,同时兼顾石油、天然气、新能源材料与技术的基本知识的课程。将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和生产实习的认知过程、实践训练及仿真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在理论知识的学习基础上,通过生产实习的认知学习,强化对焦化工艺及合成氨工艺的认知和理解,通过仿真教学过程,强化学生对焦化工艺和合成氨工艺系统性的理解掌握及其操作的掌握;通过实践训练,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利用理论知识独立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应用化学教研室根据本教研室的基本情况,将涂料、表面处理方向合并为表面技术方向,使本专业的教学方向更为集中,教学内容更为凝练。同时,围绕表面技术方向对课程进行了调整,开设了以表面技术为主要方向的课程,使教师的教学方向更为明确,教研室的专业特色更为突出,也便于学生成系统的掌握这一学科方向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知识深度和行业理解力。

化学工程与工艺教研室以突显工程为定位,加强工程训练。从课程设置方面改革,培养学生工程设计,工程计算,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增加了相关课程,增加化工过程设计周2周,生产实习与过程设计联合进行。

基础化学教研室根据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应用化学及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的特点,对基础专业课教学计划进行调整,调整后的教学计划比之前的减少了周学时,拉长了授课时间,学生可有更多的时间自学,便于复习消化所学内容,查阅资料、参加各种实践活动,锻炼实践应用能力。

本次讨论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强化校内实训,校外生产实习的系统性,构建了以提高专业技能和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课程体系,凸显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提高了教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教学的认识,为化学与化工系在“十三五”期间的教育教学指明了前进方向。

关闭窗口

技术支持:太原工业学院网络与信息中心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新兰路31号  邮编:030008